首页 > 范文

人教版八上语文作文范文(优选7篇)

小车分享 36050

小车 分享

人教版八上语文作文范文 第1篇

我是一朵莲花,徐徐的晚风拂来,吹皱了脚下一池春水,望着那粼粼的柔波,那尘封已久的往事,又一次在心底泛起……一一阵辽远的鸡啼,唤来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太阳公公早早地露出盈盈的笑脸,我和姐妹们从香甜的梦中醒来,惬意地伸着懒腰,呷一口清淳的甘露,一股甜味直入心脾,好爽啊。今天,我可要好好和姐妹们比一比,看看究竟谁最美。“先生,您打算到哪儿去?”“我还能到哪儿去,这偌大天地,哪里是我家啊?你就顺着江往下划吧”“好嘞,先生可要站稳了。”“啊,好美的莲花啊。船家,你把船划过去吧。”“哗——哗——”船渐渐近了,我和伙伴们不由好奇地打量着船头那位先生,只见他面容清瘦,眉间好似藏着无尽的忧愁,他头戴一顶高帽,腰悬一柄长剑,洁净的衣服上佩戴着幽兰、香艾,好一位高洁的谦谦君子!他凝神地盯着我们,灼灼的目光渐渐透露着一种坚强,嘴里喃喃道:“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只听得我们脸上热乎乎的,心中有说不出的感动。二调皮的雨水从天而降,我和妹妹们仰起头,迎接着这帮小调皮,好久都没享受这么畅快的淋浴了,真舒服。“老爷,夫人叫您回去用膳。”“你叫夫人先用,不必等我。”爱莲亭内,那位周老爷正傻傻地瞧我们呢。唉!这人真怪,用俸禄挖了一个水池,请来我们众姐妹落户,将水池取名叫“爱莲池”,还在旁边修了一座“爱莲亭”。每天下班回家,他们都要来到池边看望我们,有时拿着一本书,有时泡上一杯茶,有时则在亭中写写画画,总要呆上很久很久。“老爷,您怎么还在这哪,饭菜早凉了。一有空就往这跑,难道看莲花可以看饱肚子不成?”“夫人,你有所不知,这莲花可是我的最爱。你看,他们立在水池里,‘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简直就是一位‘花中君子’啊。”“什么君子不君子的,快回去用膳吧,我的老爷。”“小的遵命。”一阵爽朗的笑声传来,我们也不由抿着嘴笑了起来……三这几天天气有些郁闷,池塘里一丝风也没有,青蛙也有气无力地唱着慵懒的调子,小路边的路灯闪着昏黄的光。“吱——嘎”小路上出现一个人影,被路灯拉得很长很长,来人渐渐近了,哟,这不是朱先生吗?他低着头,背着手,在昏暗的小路上慢慢地踱着。我们静默着,惟恐打断朱先生的思绪。终于,他停下脚步,凝视着我们,道出了心中的惆怅,“莲花啊,你们可知我心中有多苦。物价飞涨,买一包纸烟要几万块钱。我这个教授的薪水月月在涨,却涨不过物价,家里都快揭不开锅了,看着孩子们没有血色的脸,我的心如刀割一般。下午,*‘美国救济面粉’的声明传到我手里,我毫不犹豫地签了名。我深知个人生死事小,民族气节事大啊。我相信孩子们长大后会理解我的做法,你们说对呢?”他用探询的目光注视着我们,我们不由对这位文静儒雅的朱先生油然而生敬意。

人教版八上语文作文范文 第2篇

启蒙教科书的出版和发行

在我国,历史传统教学一直以私塾为主,从启蒙到初级教育,所使用的教材基本是千年一贯制,由低级到高级,依次都用《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和“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书》、《易》、《礼》、《春秋》)这套模式教材。清代末叶,随着西方新学的不断渗入和进步知识臣僚的呼吁,教材逐渐转型。这种转型既有形式的变化,又有内容的调整:从形式说,带函套的线装书逐渐退出,便捷的平装书样式逐渐成为通用本;从内容讲,传统的《三字经》、《百家姓》、《四书五经》逐步被国文、地理、修身、算学、化学、格致、自然等新型教科书所取代。

从清末到新中国成立,小学语文教材的编行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一是1903年开始的“国文”教科书时期;二是1921年前后开始的“国语”教科书时期;三是1931年“九―八”后的“国语”读本时期。这三个时期的小学语文教材,随时代而改头换面,种类繁多。最初,中学语文教科书大多数承袭旧版清末教材,毫无生气。经过半年时间的努力,商务印书馆按新学制出版了一系列《共和国新教科书》。其中,《同文教科书》有庄俞等几人所编初等小学用者,春秋两季共8册;编高小用者,春季两季共6册;许国英编的《国文读本评注》中等学校使用者6册,另有半日制学校使用者计6册。庄俞所编格《共和国新国文》,以商务印书馆原有《最新国文教科书》为蓝本,因其原有基础好,修订时又着眼于联系国家形势,坚持合乎教育心理,因而各种教科书中产生影响最为巨大。这套教材,使用年限最长,重印次数最多,甚至有印至300多版者。

1918年12月28日,北洋政府教育部公布了以筹备国语统一及方法为宗旨的《国语统一筹备会规程》,国语运动初见成效。再后,在新文化运动的直接推动之下,语文教育迈上了现代化之路。由于初创阶段的国文教科书全部是文言文,基本只是文章汇编,有少量圈点评语,后经胡适等人提倡,语文教育才摆脱文言文的模式,开始采用现代白话文。

民国通用教科书类型

民国教科书虽然署名教育部审定,实际编著都是个人力量,各地区由各地区的教材版本,加之社会实用知识日益受到重视,也被编成教材,以至于这个时期的教材种类繁多。根据性质划分,初级教材大致有国语、修身、算术、历史、地理、格致、珠算、自然、体育、音乐等。其中国文分类最为清晰,基本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期三种类型:

1、《新式国文教科书》,初级小学秋季始用,八册,1903到1920年间印行,文言文,比当时的一般语文教科书多些故事体课文,行文浅近活泼,每册有四课白话文附课,是简明的带有一点“文学化”色彩的类型。教授法仍是清末以来从日本学来的统治欧洲大陆的德国海尔巴特的“五段教学”法。

间不长。

_以后的教科书

全面_爆发后,旧时的教科书基本停用,适应形势变化的教科书应时出现。战争时期我国在区域划分上分国统区、沦陷区和_边区三大部分,这三部分地区因政治环境不同,所使用教材也各不相同,其中国统区地域面积较大,教科书大部分充入抗敌内容,书本的版面设计和印刷均沿旧制。1939年以后,因教科书编制、印刷和运输等方面发生困难,政府趁机取消一直沿用的教科书“审定制”而改成“部编制”。为了加强思想钳制,在教科书中编入大量“党国言论”、政界要人的文章讲话,严重削弱了国文教育质量;沦陷区教材变化最大,日本政府为了强化文化渗透,不仅在沦陷区学校普遍设置日语课,而且对所有教材几乎都参与审定,内容中一方面继续采用传统道德知识,一方面加入中日亲善和歪曲战争方面的内容。沦陷区教科书书本印刷均较精良,尤其“_”课本,印刷水平都很高;边区是指_统治区,处于边缘地带,经济条件较差,编印的教材完全是因地制宜,每个边区政府也印刷过教材,边区教材编印均比较简略,土产毛纸为主,但内容务实求真,将团结抗敌和日常生产、生活方面知识编制进去,直接为现实生活服务。

中国_对教育问题很早就高度重视,早在瑞金时代就有列宁小学,自己编制课本。_以后,在延安和其他几个边区,都曾编印(主要是油印)过教科书,侧重革命教育和生产生活所需的实际内容。

解放战争时期国统区教科书变化不大,而解放区的教材却有很大发展,不仅内容编排渐趋稳定格式,而且内容健康、进步、实用,深受大众欢迎。因_坚决提倡扫盲,所以很多小学教科书经部分改编后也就成了成人夜校读本。1946年至1949年初,陕甘宁、晋绥、晋察冀、晋冀鲁豫、东北、华东几个大的解放区的教育厅都自己编写和出版过教材。其中陕甘宁编印的《中等国文》(_主编)对语文教育的目标有独到的认识,编写体系也有创新,成为解放后语文教科书的参考版本。

新中国教科书

人教版八上语文作文范文 第3篇

【《芦花荡》】

一.积累运用

2.(1)犁铧黎明梨树(2)船舱沧海抢劫(3)烧水阻挠浇花

(4)树梢稍微俏皮(5)穿梭俊美疏浚(6)竹篙蒿草嵩山

3.(1)渗——惨林林——淋淋(2)窜——蹿窜——蹿

(3)末——抹(4)错——措

4.(1)心里描写(2)肖像描写

7.撑奔着飘

8.示例:让我们做根的事业吧,把养分输送给叶和花。

让我们做土的事业吧,把千万棵花孕育的根深叶茂。

(二)阅读鉴赏

(一)1.“一声一声想连珠箭,射穿老头子的心。”这个比喻句形象地表现了老头子内疚到了极点,痛苦到了极点,他感到耻辱,无地自容。

2.因为他感到自己没有顺利完成任务,自己向部队作的保证落了空,觉得没脸见部队。与“过于自信与自尊”一句照应。

3.衬托老头子因女孩受伤而自责、失落的心。飒飒的风响正像老头子不平静的心。

(二).“苇叶因为性质的软硬、坚固和脆弱,各有各的用途……捉鱼用”(眼前看见到的苇是实写);“我走在淀边上,想象假如是五月,那回事苇的世界”(想象和联想的苇,则是虚写)。

作用:虚实结合的写法,把人和苇紧紧结合在一起,既富有地方特征,又把斗争的环境和斗争的场面交融在一起,使形象鲜明,象征意义更加具体突出。

2.荷塘朱自清知识海洋

3.仇恨是一个:根据地人民对日本鬼子切齿的仇恨:爱是一个:老百姓对子弟兵的关心爱护:智慧是一个:巧妙掩护干部免遭敌人搜捕。这句话突出了采蒲台妇女们仇恨日寇、爱护战士、机智勇敢。

【《蜡烛》】

一.积累运用

1.(1)fú(2)jiào(3)pǎi(4)lì(5)pú(6)yè

(7)xīn(8)jū(9)chàn

ú拂晓fú仿佛lì瓦砾shuò铄金

là蜡烛là腊月jié竭力xiē歇息

3.(1)精神疲乏,气力使尽,形容高度疲劳。

(2)指光辉的事迹和伟大的精神长久流传,永不磨灭。

(3)严肃而恭敬

4.×√×√√

5.略

二、阅读鉴赏

(一)1.表现了敌人的凶残,表明“方场”区域处在危险的境地,更衬托老妇人不顾危险埋葬战士的爱心。

2.看到战死的士兵,老妇人有失去亲人的悲痛,情感都郁积于心,很想说出来。

3.“直着身子”是因为她的年老,不能匍匐,也不能快跑。

这一举动表现出老妇人“一定要为战死的孩子祈祷、安葬,哪怕牺牲生命”的内心活动。

4.多年轻、多勇敢的孩子,不能让你孤零零地独自在这儿。(答案不)

(二)1.一位德国母亲收留交战的美、德士兵。平安的度过了一个圣诞夜。

2.“这回事”指相互为交战双方的这一事实:“孩子们”指德国兵和美国兵。

3.母亲亲眼看到不共戴天的敌人能够友好的相处,非常高兴,她相信两国人民之间没有仇恨,战争很快就会结束的,所以很“激动”。

4.文中的母亲是一个勇敢、慈爱、富有同情心、有着博大胸怀的人。虽然她是德国人,但她也是战争的受害者。她痛恨战争,渴望和平。因此,当美国士兵像向她求救时,她才会置生死于度外,毫不犹豫的收留他们,并杀掉家中的公鸡来款待他们。这位母亲是伟大而可敬的。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一、ǐyǔ琉璃fàláng

缭hài曦瞥jiè箧

2.(1)CDAEB(2).BC(3).A

3.提示:任选文中的句子,注意对美法联军的“赞誉”是反语,反话正说。

4.击败——打败大胜——小胜力挫——力克

5.不可名状仿佛

二、(一)1.亚洲文明的代表或亚洲文明的象征。

2.总评,以全球眼光肯定其艺术价值在世界上的地位。

3.因为圆明园是幻想艺术的代表作,用“诗人”修饰“建筑师”是为了强调其富于幻想的特点。

4.凸显出侵略者行径的野蛮。

5.圆明园虽然当时是*,但归根结底,是属于全人类的。

(二)1.(1)在这里体验品味、领悟、研究的意思。

(2)这里运用了借喻,指圆明园被焚毁。

2.第一部分总的介绍圆明园的美丽,却被英法联军焚毁;第二部分具体介绍“大水法”这一景观;第三部分具体写汉白玉的精神。

3.文中用圆明园的“原本”的样子和现在的残骸进行比较,以此来英法联军的卑劣行径。

5.“他觉得这奇观不应该在不文明的_,他觉得中国人不配享受这大水法。”这里刻画了英法使臣马戛尔尼阴暗丑陋的内心世界,他的骄横,他的强盗逻辑,他的贪婪卑劣的心理都很具有代表性。文章通过对此人的描写,来揭露西方列强的本质,使人窥见了历史的悲剧皆源于罪恶的心理。

6.赞美汉白玉宁愿粉身碎骨,也不苟且偷生。实则赞颂中国人的气节。

【《亲爱的爸爸妈妈》】

2.(1)键——健(2)型——形(3)溶——融

3.(1)CBA(2)DACB

4.(1)排比(2)设问(3)比喻(4)拟人

二、(一)1.孩子们被残杀前上课的情景。写出了孩子们的生命活动,寄托人们对孩子们的怀念和对_灭绝人性的暴行的控诉。

2.“世世代代”‘人’字加引号起强调作用,强调人的价值及生命的尊严。

人教版八上语文作文范文 第4篇

一、表述欠精确

表述欠精确指注释表述不符合字义的演变或不符合该字所在的句子的语境。在七到九年级六本教材中,笔者发现三处值得商榷的地方,如下:

1.客问元方:“尊君在否?”(《世说新语》七年级上册)

教材将“尊君在否”译为“你爸爸在吗”不符合语境。“爸爸”是现代汉语中口语化的表达,“尊君”,可译为“父亲”;“否”加在存现句之后表示选择性否定[1],“在”是“不在”的对应,“否”可理解为“不在”。因此,“尊君在否”应注为“你父亲在不在?尊君,对别人父亲的尊称。”

2.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八年级下册)

教材将“道”释为“正确的方法。”显然以语境义取代了基本义。“道”本义是路,引申为取道,经过,又引申为途径,方法。此的“道”即“方法”之义。注为“(正确的)方法”为宜,既顾及了基本义,又顾及了文中的语境义。

二、当注未注

当注未注问题属于教材中较普遍的问题,表现为字义或字音应该作注的却没有作注。在七到九年级教材中,笔者发现了四处,如下:

1.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口技》七年级下册)

“走”作为文言文常用词,在初中课文篇目中第一次出现,应该作出详细的解释。“走”的古义是跑,《说文》:“走,趋也。”今义是“走”。为避免学生混淆,应作注“走,跑”。

2.江干上下十余里间。(《观潮》八年级上册)

教材对“江干”注释:“江干,江岸。”“干”有两个读音gān和gàn,读前者有“盾牌、冒犯、求取、水边”等义。读后者有“事物的主体或主要部分”的意思。此处,应补注读音gān。

3.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满井游记》八年级下册)

教材对“劲”注释:“劲,猛,强有力。”“劲”有两个读音jìn和jìng,读前者表示力气、力量;读后者表示强、坚强有力。不同的读音具有区别词义的作用[2],为避免学生混淆,这里应补注读音jìng。

4.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九年级上册)

教材中对此句仅注释“秋,时”,对“存亡”却无任何解释。“存亡”是偏义复词[3],联系前文可知,当时蜀汉处境艰难,形势危急,存亡难料,诸葛亮在伐魏前写下了这篇表,向刘禅陈情“国家若不奋起,必将灭亡”的形势。因此,侧重指“亡”,应作注“存亡,侧重指灭亡”。

此外,还有一些词语,其意义相同,教材在前面的篇目中未注释,在后面却作注解,显然不符合学生的认知。如:盖竹柏影也(《记承天寺夜游》八年级上册)这里的“盖”应是“大概”的意思[3],表示推测。教材未予以注释,在《出师表》(九年级下册)中“盖追先帝之殊遇”对“盖”做了注释。这种前不注后却注的编排违背了学生认知原理,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复习和掌握。

三、注释前后不统一

前后注释不一致,指同一个字相同的义项在前后不一致,主要表现在“通”和“同”上,在七到九年级六本教材出现四组。如下表所示:

从上表可以看出,“被”、“陇”、“有”、“衡”在初中六篇课文中注释有矛盾的地方,详细分析如下:

“被”本义指被子,《说文》:“被,寝衣,长一身有半。”引申为覆盖,又引申为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4]。后来,以“皮”为声符,更换义符为“扌”,构成今字“披”,来表示“穿”这一意义。选文中“同舍生皆被绮绣”即为:同屋的同学们都穿着绣花的丝绸衣服。“将军身被坚执锐”即为:将军身上穿着坚硬的铠甲,拿着锋利的武器。因此,两篇课文中的注释皆应注为“被,同‘披’”。

“陇”从阜龙声,本义是陇山,又指地名,引申为丘,又引申为田垄。其中当“丘”、“田垄”来讲时,可写作“垄”。小麦覆陇黄”意为“覆盖田垄的小麦已成熟发黄。”“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意为“冀州以南,汉水以北,再也没有山将其隔断。”因此,两篇课文中的注释皆应注为“陇,同‘垄’”。

“有”与“无”相对,引申为“占有”。“又”表示“再,更”,引申为“更上一层”,还可用在整数和零数之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和“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中的中“有”都是用来连接整数和零数,表示“多一点”。因此,“有”和“又”意义无关,读音相近,出现临时借用,皆应注为“有,通‘又’”。

“衡”《说文・角部》:“衡,牛触。从角,从大,行声。”本义为绑在牛角上以防触人的横木,引申为车辕前或屋梁上的横木,又引申为与“纵”相对[5]。“横”本义是横着,与“纵”相对,引申为“连横,纵横错杂”等。“左手倚一衡木”中的“横”是“横木”。“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中的“衡”是横向的,与“纵”相对,理解为抽象词语“阻塞”。因此,“衡”和“横”在表示“横木”和“横着”这两个意义上是通用的,注释皆应注为“衡,同‘横’”。

此外,在文言文的注释中还存在着同一个词在不同的篇目中,解释也有所差别的问题。如“舟子”在《湖心亭看雪》释为“船夫”,在《核舟记》中释为“撑船的人”,二者实质都是同一内涵,却用了不同的词,所以也属于前后没有统一的问题,建议统一起来为佳。

四、注释重复

注释重复指同一个字的同一意义在不同的篇目中反复出现。六本教材中,注释重复问题比较突出,具体如下。

“已”在“得为众人而已耶”、“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伤仲永》《河中石兽》七年级上册)、“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隆中对》九年级上册)、“然胡不已乎”和“是亦不可以已乎”(《公输》《鱼我所欲也》九年级下册)都出现了,但在首篇《伤仲永》中并未作注,而在后面篇目中分别作注“停止”,这不仅违反了学生的认知原理,且过度的注释有失精炼,也不利于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

教材的过度注解,有画蛇添足之嫌。如:“阿蒙,名字前面加‘阿’有亲昵的意味。”(《孙权劝学》七年级下册)这种注释是毫无意义,对于初中生一看就理解,若作注,可注为“阿蒙,指吕蒙”,简洁明了。还有“龙,古代传说中的一种能兴云作雨的神奇的动物。”(《陋室铭》八年级上册)学生通过影视等节目对“龙”的形象有自己的想象,对此注释显然多此一举。

此外,还有“弗”、“顾”、“并”、“念”、“说”等12个字也出现注释重复的问题,因篇幅有限,这里不一一赘述。

参考文献:

[1]周亚生.说“否”[J].中国语文,2004,(2):150-159.

[2]吕建凤.大同方言的语音研究[D].福建:福建师范大学,2009:50.

[3]道尔吉.论古汉语的偏义复词[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12),696.

人教版八上语文作文范文 第5篇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目录:第一单元 亲近文学

一 为你打开一扇门

二 *繁星

三 冰心诗四首

四“诺曼底”号遇难记

五 古代寓言二则

郑人买履

刻舟求剑

诵读欣赏 古代诗词三首

泰戈尔诗三首

写作 有感而发

语文实践活动 我爱文学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目录:第二单元 金色年华

六 往事依依

七 幼时记趣

八 十三岁的际遇

九 *伟人细胞

诵读欣赏 现代诗二首

写作 说真话,抒真情

口语交际 与人交流注意对象、场合,用语文明得体

名著推荐与阅读 《汤姆 索亚历险记》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目录:第三单元 民俗风情

十 社戏

十一 *端午日

十二 本命年的回想

十三 中秋咏月诗词三首

十五夜望月

水调歌头

*我的思念是圆的

诵读欣赏 对联六副

写作 从生活中找到“米”

语文实践活动 走进图书馆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目录:第四单元 多彩四季

十四 春

十五 三峡

十六 济南的冬天

十七 *夏

诵读欣赏 古代诗词三首

写作 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

口语交际 说话有针对性,有吸引力,善于打动别人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目录:第五单元 关注科学

十八 斜塔上的实验

十九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二十 *宇宙里有些什么

二十一 《梦溪笔谈》二则

诵读欣赏 《论语》八则

写作 简单地说明小制作

修改文章专题训练

语文实践活动 模拟科技新闻发布会

专题 狼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目录:第六单元 奇思妙想

二十二 天上的街市

二十三 *七颗钻石

二十四 蔚蓝的王国

二十五 皇帝的新装

诵读欣赏 古诗二首

附录一 应用问示例

附录二 名家书法赏析

附录三 字词表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本知识要点

人教版八上语文作文范文 第6篇

关键词:语言技能;语言知识;学习策略;文化角

《牛津英语》是根据国家教育部颁发的《英语课程标准》,以牛津大学出版社的原版教材为基础,由上海市中小学(幼儿园)课程改革委员会和牛津大学出版社(中国)有限公司合作改编。牛津初中英语共有四个版本,不同地区有不同的使用版本――上海版,广州版,深圳版,江苏版。

1.编写理念

《牛津(深圳版)初中英语》按照“话题―功能―结构―任务”相结合的思想编排,以任务为主导,话题为主线,辅以结构和功能项目,有效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各单元围绕一个话题展开,内容联系社会生活,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富有时代气息,体现时代精神。 围绕话题内容的是一系列的课堂活动和要求学生完成的任务,学生通过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交流和探究等方式,学习和使用英语,真正体现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2.教材文本特点

为了激起学生更多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并感受英语语言学习的鲜活、立体和深刻,七年级的内容为学生打开了一扇窗。 “听(Listening)”“说(Speaking)”“读(Reading)”“写(Writing)”载体的体裁多样:海报、故事、日记、博客等,用以开阔学生的眼界;生活的、文学的、自然的、情感的、民俗的题材打开学生的视野。“语法(Grammar)”并不是生硬地讲解语法规则,而是通过亲切的活动和真实的语境引导学生自觉归纳语言规则并运用于语言实践中,达到以领会代替强记,以生动消除枯燥的目的。紧随其后的语法练习有助学生巩固所学语法知识,并学会举一反三。“学习策略(Study skills)”和“小技巧(Top tips)”给学生提供即学即用的学习策略。同时这套教材也有为学生的拓展学习准备了有深度,经得起挖掘的“补充阅读(More practice)”和“课题(Project)”。“文化角(Culture corner)”的外延是无限的,足以引领学生去自主探索语言文化背后的深沉积淀。八年级两册教材注入了尽可能多的英语元素,八个模块包含十六个话题,从历史到未来,从科技到文学,从学校到社会,从物质到精神。 “听(Listening)”的材料包括采访、对话、故事片段等体裁,主要训练听辨不同种类的数字表达法、获取关键信息等技能。“说(Speaking)”:上册的重点在语音语调的地道;下册的重点是运用一些功能意念的表达法“说”得得体。“写(Writing)”:与七年级相比上了一个台阶:其一,要求连句成段且逻辑顺畅,不仅需要片段的构思,还要求有想象力和创造性;其二,涉及的题材、体裁更多,根据材料介绍人物、动物,有看图写故事,看表格写分析报告等。下册包括更多实用文体的写作,如便条、书信、申请书等。“语法(Grammar)”是一个纵向板块。本年段的主要语法项目涉及不定代词、基数词和序数词、动词不定式、现在完成时、过去进行时等。九年级教材内容进入了一个知新而温故的年段。本年段“读(Reading)”部分包含很多伟大的人物和经典作品以及当下的热点话题。虽然仍是读,但已不止于了解内容的前因后果,更要理解读物的人文内涵和生活提示,尝试品味和鉴赏。“听(Listening)”和“说(Speaking)”部分更注重在实际生活中的交际功能,以语音语调的更加老练和会话的更加自如为目标;还涵盖一些功能意念的表达法,如恰当地表达喜好、赞扬和同情等。“写(Writing)”除继续七、八年级已接触的各种题材和体裁的写作训练外,九年级的“写”与“听”“说”“读”齐头并进。学生已积累了更多的词汇和语法知识,以及更敏锐的语感,要从“会写”趋于“会改”让曾经单调的句子、短文生动起来。

2012版《牛津(深圳版)初中英语》教材在满足课程标准基本要求的基础上,灵活多样地满足了不同学生的要求。学生不仅能感受到不同国家、民族厚重的历史和生动的当前,并能从中西文化中汲取精华丰富自己的知识库。

参考文献:

人教版八上语文作文范文 第7篇

一阵辽远的鸡啼,唤来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太阳公公早早地露出盈盈的笑脸,我和姐妹们从香甜的梦中醒来,惬意地伸着懒腰,呷一口清淳的甘露,一股甜味直入心脾,好爽啊。今天,我可要好好和姐妹们比一比,看看究竟谁最美。

“先生,您打算到哪儿去?”“我还能到哪儿去,这偌大天地,哪里是我家啊?你就顺着江往下划吧”“好嘞,先生可要站稳了。”“啊,好美的莲花啊。船家,你把船划过去吧。”“哗——哗——”船渐渐近了,我和伙伴们不由好奇地打量着船头那位先生,只见他面容清瘦,眉间好似藏着无尽的忧愁,他头戴一顶高帽,腰悬一柄长剑,洁净的衣服上佩戴着幽兰、香艾,好一位高洁的谦谦君子!

他凝神地盯着我们,灼灼的目光渐渐透露着一种坚强,嘴里喃喃道:“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只听得我们脸上热乎乎的,心中有说不出的感动。

调皮的雨水从天而降,我和妹妹们仰起头,迎接着这帮小调皮,好久都没享受这么畅快的淋浴了,真舒服。

“老爷,夫人叫您回去用膳。”“你叫夫人先用,不必等我。”爱莲亭内,那位周老爷正傻傻地瞧我们呢。

唉!这人真怪,用俸禄挖了一个水池,请来我们众姐妹落户,将水池取名叫“爱莲池”,还在旁边修了一座“爱莲亭”。每天下班回家,他们都要来到池边看望我们,有时拿着一本书,有时泡上一杯茶,有时则在亭中写写画画,总要呆上很久很久。

“老爷,您怎么还在这哪,饭菜早凉了。一有空就往这跑,难道看莲花可以看饱肚子不成?”“夫人,你有所不知,这莲花可是我的最爱。你看,他们立在水池里,‘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简直就是一位‘花中君子’啊。”“什么君子不君子的,快回去用膳吧,我的老爷。”“小的遵命。”

一阵爽朗的笑声传来,我们也不由抿着嘴笑了起来……

这几天天气有些郁闷,池塘里一丝风也没有,青蛙也有气无力地唱着慵懒的调子,小路边的路灯闪着昏黄的光。

“吱——嘎”小路上出现一个人影,被路灯拉得很长很长,来人渐渐近了,哟,这不是朱先生吗?他低着头,背着手,在昏暗的小路上慢慢地踱着。

我们静默着,惟恐打断朱先生的思绪。终于,他停下脚步,凝视着我们,道出了心中的惆怅,

AD位1

相关推荐

AD位2

热门图文

AD3

上一篇:医生年终述职报告范文(合集14篇)

下一篇:音乐听后感的范文300字(通用30篇)